数据安全
Python123 的服务器没有删除学生任何作业,考试资料的功能
所有数据会永久的进行保留,教师看到的学生作业资料, 都是保存在学生自己的账户中,教师调取查看,教师可以删除学生名单,但是无法删除学生的纪录作业,当名单被恢复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纪录。
对于选择题的自动存盘保存,可以参见下图 红色圈圈,点击任何一处都能起到全局存盘一次
对于程序设计题 ,参见下图 红色圈圈, 点击任何一处都能起到 本题存盘一次。
锦囊妙计
请教师收藏好该页资料,按最佳方案依计行事。等学生找你的时候发给他即可。
单选题自动存盘
如果学生的键盘、鼠标左键 10 秒内在答题框里无操作,自动全局存盘一次。 学生回答选择题的时候,系统10秒自动全局保存一次,循环保存。基本上学生读题思考的时候,就执行一次了。因为是在服务器上执行,学生端无感觉,教师端直接看到成绩单变化,右上角的“保存”按钮是,“心里安慰”的作用
任意键保存
学生操作界面上,所有的按键都是“保存”功能,包括:上一题,下一题,“选择题”“程序题”“判断题”等选项 ,你看到的所有按钮都是具有保存功能的。因为考生肯定会点击“下一题”所以 “保存”按钮仅限于最后一题(没有下一题)的时候有用。考生做完最后一题的时候,即使不点击保存,他也会点击“上一题”,所以这个按键就是画蛇添足。但这个按键还是很有用的,它的最大的功劳还是让那些聪明的学生主动站出来说“老师,我都做了,是不是我忘记点了保存,怎么没分?”“老师,系统没给我保存住答案啊??”
程序题自动保存
学生操作界面上 ,所有按钮都可以保存,“提交”只是给学生运行一下代码,对比一下输出结果,如果学生不点该按钮,就不执行代码运行,它不影响保存。因为学生作答时只有3 种选择,1,上一题(保存),2,下一题(保存),3,啥也不做(10秒保存一次)也就是说,只要敲了键盘,就会悄悄10秒一保存,浏览器表面是静态,其实一直在执行上传保存。教师看到的成绩,就是学生运行代码后的结果,并且教师可以查看,提交时间, 提交次数,执行结果,提交内容,提交状态。 (因为学生整场考试的输入,也不会达到1k ,我们甚至可以1 秒保存一次,但那样浏览器会有微微闪烁,所以定为 10 秒一保存)
完成保存交卷
该功能仅是“心理安慰”的作用, 没有的话,学生会到处找。只能增加这样一个按钮,因为系统是时时的“逐题”保存,该功能是画蛇添足。
提交统计
成绩单数据统计有每个学生的每一道题的。进入,读题,作答,时间的统计和提交次数的详细统计,可以直接反映出抄袭情况。学渣经常能一次性,2分钟提交6道正确的程序设计题。我们建议教师“看破不说破,还是好朋友”。
数据传输
由于Python123 无图片,仅仅文字直接传输,一个学生完成2 个小时的答题考试,仅需要占用流量 50-80K。任何低质的网络只要能使用QQ 聊天的流量, 就能顺利完成考试。流量非常少,服务器问题会全体无法作答,个别学生出现网络问题的情况基本没有,服务器上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网速与中断状态。
风险操作
- 学生在IDLE 里写代码,然后直接复制答案到代码框中,不点提交,不等待10秒,直接进行强制关机。
- 学生快速完成所有选择题答案,不点击提交,直接关机。
- 学生忙碌于程序设计题,一直到考试时间截止,没有点提交保存,没等待10 秒,会缺失本题最后截止前几秒的部分数据。
最佳方案
1、谎言区
不告诉学生自动存盘,逐题保存的工作原理,让学生必须经常的使用手动保存。这样缺考,或者交白卷的学生,会找各种借口,例如:“我都作答了, 没来得及点保存按钮”“我做到最后一题时候,家里停电了,啥都没保存上”。(停电,断网,死机最常用)我们只是善意的留出一个“谎言区”,把企图找理由的学生,他们的谎言控制在一个可以随时揭穿的范围内,心知肚明但不揭穿。还不至于逼的他们再继续编造出什么火灾,心脏病,外星人之类的更加荒诞的谎言。
2、全体保存
如担心真的有保存缺失的问题出现,也可以在考试即将结束时,故意延时60秒,如果计划考试时间是15:00 结束,特意设置结束时间为15:01,延时1分钟。 在15:0 结束时间到来的时候, 监考教师口头要求同学们停止答题,静坐10秒,后手动交卷离场。1分钟的延时,足够所有学生触发 10 秒存盘功能。此时如遇学生故意关闭计算机,或故意不点交卷也无关紧要,不会任何数据丢失。
3、完美服务
对于顽固的恶意甩锅平台功能的行为,Python123平台可以提供该学生所有行为日志纪录,精确到每一秒的作答大行为,协助审核考试行为。但是我们始终争取做到“看破不说破,还是好朋友”。